杜甫《春望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?

时间:2024-12-31 00:26:29
最佳答案

杜甫的《春望》是一首五言律诗,作于唐朝安史之乱后期,诗中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和平的渴望。

《春望》古诗原文: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”

在这首诗中,杜甫的感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1. 忧国:诗的开头“国破山河在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破败景象的悲痛和无奈,虽然国土沦陷,但自然山河依旧,形成了强烈的对比。

2. 思乡:诗中的“城春草木深”描绘了都城荒凉的春景,反映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荒凉的感伤。

3. 悲伤:在“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”这两句中,诗人通过拟人的手法,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感伤和对亲人分别的痛苦。

4. 思亲:诗中的“家书抵万金”反映了诗人对家人的深切思念,在战乱中,家书的珍贵胜过黄金。

5. 悲凉:最后两句“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”描绘了诗人因忧虑而头发变白、脱落,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苍凉和无奈。

总的来说,《春望》这首诗充满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遭受战乱之苦的深切同情,以及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强烈渴望。

标签:  杜甫 春望 

相关推荐
CopyRight © 2024-2025 笔下学科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xueke@bx5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