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言律诗(简称七律)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,每首诗由八句组成,每句七个字,共五十六字。七律分为四联,每两句话构成一联,分别是:
1. 首联(第一、二句):通常用来引出主题,描绘景象或交代背景。
2. 颔联(第三、四句):进一步展开主题,通常要求对仗工整,意义连贯。
3. 颈联(第五、六句):转折或深入,可以转换视角,深化主题,也要求对仗。
4. 尾联(第七、八句):总结全诗,点明主旨,留下余韵,可以不对仗。
例如,唐代诗人杜甫的《登高》就是一首著名的七言律诗: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万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
在这首诗中,首联描绘了登高所见所感,颔联进一步以自然景象衬托悲凉之情,颈联转入个人身世感慨,尾联则总结了诗人的人生苦闷和无奈。每一联都承担着不同的诗意表达功能。
标签: 七律 七律分为四联分别是哪四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