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请君入瓮原文及翻译
原文:
“或告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勣谋反,太后命来俊臣审之。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,谓兴曰:‘囚多不承,当为何法?’兴曰:‘此甚易耳!取大瓮,以炭四周炙之,令囚入中,何事不承?’俊臣乃索大瓮,火围如兴法,因起谓兴曰:‘有内状推兄,请兄入此瓮!’兴惶恐,叩头伏罪。”
——出自《资治通鉴·唐纪·则天皇后天授二年》
翻译:
有人告发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勣谋反,武则天命令来俊臣审理此事。来俊臣与周兴正在审案时,来俊臣问周兴:“囚犯大多不肯招供,应当用什么办法?”周兴说:“这很简单!取一个大瓮,用炭火在四周烧,让囚犯坐在里面,还有什么不招认的呢?”来俊臣听后,立刻命人取来大瓮,并按照周兴的方法用火围烧,然后起身对周兴说:“现在有内情需要审问你,请君入此瓮!”周兴吓得连忙叩头认罪。
(二)知识点总结
1. 成语来源
“请君入瓮”出自唐代《资治通鉴》,由历史事件演化而来,比喻用整治别人的方法反被用来整治自己,即“以其人之道,还治其人之身”。
2. 历史背景
- 故事发生在武则天时期,涉及酷吏周兴与来俊臣。
- 武则天为巩固统治,任用酷吏打压异己,周兴与来俊臣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。
3. 寓意与启示
- 寓意:讽刺那些用阴险手段害人者,最终自食其果。
- 启示:告诫人们待人处事要光明磊落,否则可能会自陷困境。
4. 成语用法
- 作谓语或定语,常用于书面语。
- 近义词:以牙还牙、以毒攻毒;反义词:与人为善。
通过这段故事,我们可以深刻理解“请君入瓮”背后的历史智慧与人生哲理,同时体会成语在语言表达中的丰富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