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什么?
答:公元前209年,中国历史上爆发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——陈胜、吴广起义,又称大泽乡起义。秦朝末年,秦始皇的暴政使得民不聊生,繁重的赋税、徭役和严酷的刑法激起了广泛的社会不满。陈胜、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,因大雨滞留在大泽乡,面临误期被斩的困境。他们果断决定发动起义,并利用“鱼腹藏书”、“篝火狐鸣”等手段制造舆论,鼓动士兵,提出了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”的口号,迅速攻占大泽乡,建立了“张楚”政权。
起义军初期声势浩大,各地纷纷响应,秦朝统治摇摇欲坠。然而,由于缺乏统一的战略规划和内部矛盾,起义军逐渐陷入困境。秦朝派章邯率军镇压,起义军接连失利。公元前208年,吴广被部将杀害,陈胜也在败退途中被车夫庄贾杀害。这场轰轰烈烈的起义仅持续了六个月便以失败告终。
尽管陈胜、吴广起义最终失败,但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。这场起义直接动摇了秦朝的统治基础,为后来的反秦势力(如项羽、刘邦)提供了契机,最终导致秦朝灭亡。起义提出的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”的口号,体现了对封建等级制度的质疑,成为后世农民起义的精神旗帜。
陈胜、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,它不仅标志着秦朝的衰落,更开启了反抗暴政的历史篇章。这场起义暴露了秦朝暴政的弊端,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警示,推动了政治制度的反思与改进,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